美国FDA于2011年正式批准鲁索利替尼(ruxolitinib,商品名Jakafi)为首个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 MF)的药物,并授予其罕见病药物资格。适用于治疗中度或高危MF,包括原发性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MF。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主要经肝脏 CYP3A4 酶代谢, 血小板计数小于 100 × 10·L患者中应避免与强 CYP3A4 抑制剂同时给药。在健康受试者中, 本品 10 mg 单剂量合用酮康唑 200 mg,bid 共 4 d, 与只服用本品 10 mg单剂量相比较, 鲁索利替尼的 Cmax和 AUC 分别增加33% 和 91% , t1 /2 由 3.7 h 延长至 6.0 h。与其他强CYP3A4 抑制剂合用, 如泊沙康唑、 伏立康唑、 克拉霉素、 泰利霉素等,呈现相同的代谢特征改变。
本品与中度 CYP3A 抑制剂合用时无需调整剂量; 与CYP3A4诱导剂同时使用时亦无需调整给药剂量。在健康受试者中, 本品 50 mg 单剂量单用,与合用利福平 600 mg,qd 共 10 d 相比,本品 Cmax和 AUC 分别下降 32% 和 71% 。
【理化性质】
鲁索利替尼为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可溶于 pH 1 ~8的含水缓冲液中, 分子式为 C17 H18 N6·H3PO4, 相对分子质量 404.36。
【药理作用】
鲁索利替尼是一种选择性激酶抑制剂, 抑制 Janus 相关激酶( Janus associate kinases, JAKs) JAK1和 JAK2,通过阻断 JAK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 通路而发挥作用。JAK-STAT 信号通路在许多与细胞增生、 生长和造血有关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中起关键作用。MF 与 JAK1 /JAK2 信号特异基因表达上调, 导致 JAK-STAT 信号通路整体持续的紊乱有关。虽然半数以上的 MF 患者存在JAK2V617F 基因突变, 但是研究表明 JAK-STAT 调节异常是 MF 发病的 主要原因, 无论是否有JAK2V617F 突变。因此, JAK1 和 JAK2 成为研发MF 治疗药物的靶点。
在体外,鲁索利替尼的浓度在低于 1 nmol·L时即可对 JAK2 产生抑制作用, 且其对 JAK2 的选择性是对其他激酶的 500 倍。本品抑制 JAK2V617F突变型 FDCP 和 BaF/3 细胞增生的 IC50为 100 ~ 130 nmol·L,但对活化突变型 BCR/ABL 和 c-Kit 细胞的增生无抑制作用。本品对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与降低 BaF/3 细胞模型中的 JAK2 和 STAT5 磷酸化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 表明此抑制作用由阻断 JAKSTAT 通路而介导。
鲁索利替尼的药物效应可通过检测 STAT 磷酸化的抑制来反映。健康受试者接受鲁索利替尼的全血样本在体外经细胞因子刺激后,STAT3 磷酸化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MF 患者给药 2 h 后全血样本检测结果表明, STAT3磷酸化抑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MF 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接受鲁索利替尼 25 mg, bid, 治疗 28 d 后,STAT3 磷酸化抑制水平相当。此外, 鲁索利替尼治疗降低了 MF 患者循环中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 与改善症状相关。无论 JAK2V617F 是否有突变, 鲁索利替尼对促炎细胞因子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评价】
本品适应证包括中度或高危 MF、 原发性 MF、红细胞增加症后 MF 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加症后 MF。
在一项来自安德森癌症中心( MDACC) 和 Mayo Clinic-Rochester 纳入 153 例 MF 患者的Ⅰ/Ⅱ期临床试验中,鲁索利替尼的疗效得到肯定,支持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经过 3 个月的治疗, 客观指标得到改善( 脾脏体积减少≥50% ) 的患者有 44% 。Mayo Clinic-Rochester 分析表明,脾脏体积、 贫血和临床症状长期改善的比例分别为 29% ,21% 和 63% 。由MADCC 发布的长期数据表明, 97 例脾肿大的患者在持续 166 周治疗后, 有 61 例脾脏体积减小超过50% 。与鲁索利替尼治疗相关的症状改善超过 2 年者约 60%。
一项旨在比较鲁索利替尼及安慰剂对原发性M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MF 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 MF 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n = 309) , 研究人员将中危-2 或高危 MF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接受鲁索利替尼15 ~ 20 mg, bid( n = 155) , 另一组接受安慰剂, bid( n = 154) 。首要终点是 24 周后脾脏体积( 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方法评估) 较基线减少≥35% 患者的比例,次要终点是 MFSAF v2.0 总症状评分较基线下降 50% 以上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 24 周后治疗组41.9% 的患者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 35% 以上, 而安慰剂组仅为 0.7% ( P < 0.000 1) 。MFSAF v2.0 总症状评分较基线下降 50% 以上患者比例, 治疗组为45.9% ,而安慰剂组为 5.3% ( P < 0.000 1)。
另一项类似的临床研究( n = 219) 将中危-2或高危原发性 MF 患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 MF患者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 MF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口服鲁索利替尼 15 ~ 20 mg bid 治疗( n = 146) ,另一组接受阳性对照药物( n = 73) 。研究的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分别是在第 48 周和24 周脾体积( 用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评估) 减少≥35% 的患者百分率。结果显示,24 周后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 35% 以上患者比例治疗组为 31.9% ,而对照组为 0% ( P < 0.000 1) ; 48 周后脾脏体积较基线减少 35% 以上患者比例治疗组为28.5% ,而对照组为 0% ( P < 0.000 1) 。除此之外,服用鲁索利替尼也减缓患者的整体症状, 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基于这两个临床试验的结果, 鲁索利替尼成为由美国 FDA 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 MF 患者的药物。鲁索利替尼为伴有脾肿大及其他相关症状的 MF 患者提供了一个耐受性良好的口服治疗选择,但它并不能根除这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另外, 有部分研究关注了鲁索利替尼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和骨髓增生性肿瘤急变期 (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in blast phase,MPN-BP) 的治疗作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纳入了 38 例复发/难治性 AML 患者, 其中包括 7例 JAK2V617F 突变型 MPN-BP 患者, 接受口服鲁索利替尼 25 mg,bid 递增至 50 mg, bid 的治疗。患者接受治疗周期最短的是 1 个疗程,最长的为 18 个疗程,中位数为 2 个疗程, 约 4 周。其中 2 例 MPNBP 患者脾肿大症状改善和骨髓血液学缓解。研究结果认为鲁索利替尼在 MPN 相关的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相较于该药物在原发性 AML 中要缓慢。该项试验的全部研究结果尚未正式发表。
目前在 MF 患者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鲁索利替尼缓释制剂研发、 交替给药方案、 在血小板计数在( 50 ~ 99) × 10·L 范围内患者的耐受性等。RESPONSE 试验是一项鲁索利替尼用于进展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Ⅲ期临床试验,主要终点为第 32 周实施静脉切开术和脾脏体积减小情况。未来的临床试验主要关注鲁索利替尼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如IMiDs、 红细胞刺激因子、 雄激素类( 如达那唑) , 以及 MF 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 JAK2 抑制剂的应用等。
鲁索利替尼还用于非 MPNs 疾病中, 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复发/难治性实体肿瘤、 雄激素非依赖性转移性前列腺癌、 胰腺癌、 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另外,根据该药的作用机制,有望用于某些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 风湿性关节炎等。
【安全性】
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 非血液不良反应如瘀斑、 眩晕和头痛的发生率较低( 10% ) , 主要血液学毒性是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 20% ) 。
治疗期间应评估和监测患者发生严重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 真菌和病毒感染的风险。开始用鲁索利替尼治疗前应解决活动性严重感染。中断或终止鲁索利替尼治疗后,一般约 1 周左右骨髓纤维化症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某些病例在终止鲁索利替尼治疗后其临床病程继续恶化,但不能确定终止治疗是否影响疾病进展。一般认为,除了血小板计数减低需要终止治疗,一般考虑减少鲁索利替尼的剂量。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