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鲁替尼(ibrutinib)是第一代BTK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可以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和存活,同时抑制细胞迁移和底物粘附。在2013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
【适应症】
1、已接受至少一种既往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
2、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3、具有17p缺失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
4、患有巨球蛋白血症的成年患者;
5、需要全身治疗并且接受过至少一种既往抗CD20治疗的边缘区淋巴瘤成年患者;
6、 一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失败后患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1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童患者。
阿可替尼/阿卡替尼 (Acalabrutinib)阿可替尼/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是第二代BTK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可共价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在B细胞中,BTK信号导致B细胞增殖、运输、趋化性和粘附途径的激活。
【适应症】
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
2、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在一项长达五年的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的3期试验中,比较了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与依鲁替尼(ibrutinib)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疗效。 本次试验共纳入533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这些患者此前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平均年龄65.4岁,男性占71.1%;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68人服用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 100mg规格每天两次;另一组265人服用依鲁替尼(ibrutinib) 420mg规格每天一次。
中位随访事件40.9个月,两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均为38.4个月,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和依鲁替尼(ibrutinib)效果相当。
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组有63例(23.5%)死亡,依鲁替尼(ibrutinib)组有73例(27.5%)死亡,对比来看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的死亡率要低一些。
14.7%的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治疗患者和21.3%的依鲁替尼(ibrutinib)治疗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
在对两者不良反应的评估中,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组高血压(9.4%对23.2%)、关节痛(15.8%对22.8%)和腹泻(34.6%对46.0%)发生率都低于依鲁替尼(ibrutinib)组,但头痛(34.6%对20.2%)和咳嗽(28.9%对21.3%)的发生率高于依鲁替尼(ibrutinib)组。
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方面,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优于依鲁替尼(ibrutinib)(9.4%对16.0%),说明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对心脏的毒性要小很多。
在两者的直接较量中,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证明了与依鲁替尼(ibrutinib)相同的无进展生存期,并且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心脏毒性更小,因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也更少;在具有临床意义的任何级别不良反应中,心脏、高血压和出血事件等在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组中发生率也较低。
另外,由中国百州神济研发生产的泽布替尼(百悦泽)也是第二代BTK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治疗适应症与第一代BTK抑制剂依鲁替尼(ibrutinib)几乎一致,而医保后的每月自费价格要比原研依鲁(ibrutinib)替尼低,缺仍然高于仿制药依鲁替尼(ibrutinib);阿斯利康原研的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前几天刚刚在中国首次获得监管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但还没有进入国家医保,印度NATCO制药厂和孟加拉药品国际都有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的仿制药生产,其中印度NATCO的性价比更高一些,具体可以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