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药品说明书
阿苯达唑药品说明书

阿苯达唑药品说明书

更新时间:
2024-11-20
全部名称:

阿苯达唑

适 应 症:

主要用作高效广谱驱虫药,系苯并咪唑类药物中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适用于驱除蛔虫、蛲虫、钩虫、鞭虫,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也可用于家畜的驱虫。

药品价格:

请咨询13029446881(微信同号,7×24小时在线)

  • 药品简介
  • 用法用量
  • 不良反应
  • 全球找药
  • 患者反馈

阿苯达唑,是一种咪唑衍生物类广谱驱肠虫药物。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动物健康实验室在1972年发现。阿苯达唑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重要的基本健康药物之一。

阿苯达唑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在体内代谢为亚砜类或砜类后,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使寄生虫无法存活和繁殖。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

本品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在水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溶解。

【制剂】

阿苯达唑片。

阿苯达唑胶囊。

阿苯达唑颗粒。

【用途】

主要用作高效广谱驱虫药,系苯并咪唑类药物中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适用于驱除蛔虫、蛲虫、钩虫、鞭虫,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也可用于家畜的驱虫。

【适用范围】

本品为高效广谱驱虫新药,系苯骈咪唑类药物中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对线虫、血吸虫、绦虫均有高度活性,而且对虫卵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阿苯达唑是治疗寄生虫的,但对昆虫是无效的。

对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线虫、血吸虫、绦虫以及囊尾蚴亦具有明显的驱除作用。适用于驱除蛔虫、蛲虫、钩虫、鞭虫,也可用于家畜的驱虫。临床观察556例证明,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虫卵阴转率分别为100%、96.4%、98.9%、70%。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

【药物相互作用】

阿苯达唑不宜与西咪替丁、吡喹酮、地塞米松、利托那韦、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类并用。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用法用量】

口服,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0.4g顿服。2周岁以上小儿单纯蛲虫、单纯蛔虫感染,0.2g顿服。

治疗囊虫病:每天15~20mg/kg,分2次服用。10天为1疗程。停药15~20天后,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为2~3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其他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等,每天服400mg,连服6天。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服药前不需空腹或清肠,可嚼服、吞服或研碎后与食物同服。

【具体用法】

阿苯达唑的用法主要为口服,具体剂量因病和人群而异,具体须遵医嘱,一般用法如下。

成人常用量

蛔虫及蛲虫病,一次0.4g顿服。

钩虫病、鞭虫病,一次0.4g,一日2次,连服3日。

旋毛虫病,一次0.4g,一日2次,连服7日。

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疗程间隔视病情而定,多为 3个月。

包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疗程 1 个月,一般需 5 个疗程以上,疗程间隔为7~10日。

小儿用量

12岁以下,2岁以上小儿用量减半。

【用后须知】

阿苯达唑用药后应妥善保存于小儿不能接触的地方。

如果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不缓解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注意事项】

1、少数病例有轻度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2、2岁以下小儿及孕妇禁用。

3、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癫痫等患者以及授乳妇女不宜应用。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慎用。

4、少数病人服药后可能在3~10日始出现驱虫效果。

5、在治囊虫病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发热、荨麻疹等反应,反应程度与囊虫数量、寄生部位及机体反应有关。重度感染患者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对皮肌型囊虫病无须处理。

【禁忌症】

1、过敏体质,对本品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3、2岁以下儿童禁用。

4、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不良反应】

1、可引起脑炎综合征,多为迟发性反应。

2、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3、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损害,可出现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4、治疗猪囊尾蚴病时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反应一般出现在服药后2~7天,有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癫痫发作等,这些症状与囊虫死亡释放异性蛋白等因素有关,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