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克唑替尼(赛可瑞)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适应症: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价格:请咨询13029446881 (微信同步,7※24小时客服在线)
-------------------------------------------------------------------------------
克唑替尼(赛可瑞)说明书:
通用名称:克咗替尼
商品名称:Crizotinib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抑制ALK/ROS1/Met的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分别在ALK、ROS1和MET激酶活性异常的肿瘤患者中证实对人体有显著临床疗效。克唑替尼(中文商品名赛可瑞)于2013年2月已获中国药管局(SFDA)批准进口。
克唑替尼是肿瘤药物研发史上最快速的药物之一,2011年在美国上市后引起轰动。发明人是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博士(US patent 7858643),荣获第38届美国国家发明者年度奖。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用法与用量:
每日2次,一次1粒,早晚确定时间各服1粒。
整粒胶囊吞服,不可嚼碎服用,不可溶解服用,不可打开胶囊。
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不可与葡萄汁柚子汁一起服用。
剂量调整:根据药物在个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剂量。
规格:
250mg 28粒/瓶 60粒/瓶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在说明书的其他部分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肝毒性 [见注意事项] 。
·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 [见注意事项]
·QT 间期延长 [见注意事项]
·心动过缓 [见注意事项]
安全性数据主要来自超过1200例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单药治疗的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起始剂量 25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续用药。在研究 A8081005、A8081007 和 A8081014 中包括了252 例中国患者。
由于各个临床研究的情况不尽相同,直接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恰当的,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与临床实践中的情况有所不同。
克唑替尼胶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为视觉异常、恶心、腹泻、呕吐、便秘、水肿、转氨酶升高及疲乏。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 A8081007
表3 中的数据来自一项随机、多中心、活性药物对照、开放的试验(研究 A8081007)中入组的 343 例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克唑替尼胶囊组(n=172)的患者口服克唑替尼胶囊 250 mg,
每日两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总共有 171 例患者接受了培美曲塞 500 mg/m 2 (n=99)或多西他赛 75 mg/m (n=72),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隔三周一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除非在一线或维持性治疗中已经接受了培美曲塞。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和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研究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7.1 个月和 2.8 个月。
64 例(37.2%)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和 40 例(23.4%)化疗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肺炎(4.1%)、肺栓塞(3.5%)、呼吸困难
(2.3%)和间质性肺病(ILD;2.9%)。有 9 例(5%)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致死性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肺炎、非感染性肺炎、肺栓塞、ILD、呼
吸衰竭和脓毒血症。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 ** 中还报告了,导致中断给药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转氨酶升高(8%)、恶心(5%)和呕吐(3%)。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16%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减少剂量。 导致克唑替尼胶囊减量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有 ALT 升高(7.6%),还包括一些同时伴随 AST 升高、QTc 间期延长(2.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3%)的患者。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比例为 17.0%。 因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 ILD(1.7%) 、ALT 和 AST 升高(1.2%) 、呼吸困难(1.2%)和肺栓塞(1.2%) 。表 3 和表 4 汇总了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表3. 研究 A8081007 中报告的克唑替尼胶囊组高于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所有级别, 高≥5%,或对于 3/ /4 级,高≥2%)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2230027.jpg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总体发生率在 1%和 30%之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27%)、疲乏(27%)、神经病变(19%;感觉迟钝、步态障碍、感觉减退、肌无力、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错乱、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皮肤烧灼感)、皮疹(9%)、ILD(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LD、非感染性肺炎)、肾囊肿(4%)和肝功能衰竭(1%)。
表 4.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 3 级或 4 级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汇总(发生率≥4%)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3310154.jpg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A8081007研究中的不良反应:胃肠道穿孔(1%)-不常见(≥ 1/1000 至< 1/100) ;血碱性磷酸酶升高(8%)-常见(≥ 1/100至< 1/10) 。
A8081007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7 中, 29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经 Vysis ALK Break-Apart FISH 检测鉴定)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2 例,口服 250 mg,每日两次)或化疗(17 例)。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10 例患者(9 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 例化疗)仍在研究中。在此小群体中,未有非预期安全性相关发现。1 例接受克唑替尼患者和 3 例化疗患者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永久停药。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腹泻(67%)、呕吐(67%)、视觉异常*(50%)、中性粒细胞减少*(50%)、转氨酶升高*(42%)、恶心(33%)、咳嗽*(33%)、晕眩*(33%)、贫血*(33%)、口腔炎*(33%)、低蛋白血症(33%)和白细胞降低(33%)。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 A8081005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 934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23 周。分别有 23%和 12%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5%。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包括视觉异常(55%)、恶心(51%)、呕吐(46%)、腹泻(46%)、水肿(39%)、便秘(38%)
和疲乏(26%)。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研究 A8081005 中最常见的 3 级或 4 级不良反应(> 3%)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转氨酶升高和便秘。
A8081005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 234 例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经任一种 ALK 诊断检测鉴定)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口服250 mg,每日两次。至截止日期,64 例患者(27.4%)仍在研究中。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2.1周。分别有 19.2%和 10.3%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 5.1%。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转氨酶升高*(55%)、呕吐(54%)、视觉异常*(50%)、便秘(45%)、腹泻(44%)、恶心(37%)、白细胞减少症*(34%)、食欲减退
(34%)、水肿*(32%)。
* 群集项(因某些特定医学概念或情况的频率可能因依赖单一 MedDRA 首选术语而低估,一些不良事件采用美国群集项分析。)
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进行的 1 期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A8081001
如现行欧盟说明书**所指,研究 A8081001 中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 149 位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3 周。研究 A8081001 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 包括恶心、视觉异常、腹泻、呕吐、水肿、便秘、眩晕、疲劳和食欲减退。
特定药物不良反应描述
视觉异常
在临床试验中(n=1225),691 例(56%)患者出现了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或玻璃体飞蚊症。大多数(99%)患者都出现了 1 级或 2 级视觉不良反应。在临床研究中,1 例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视觉异常。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
在研究 A8081007、 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103 例(60%)、 99 例(66%)和 513 例(55%)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全因果关系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和玻璃体飞蚊症。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分别报告该事件为轻度(96%)、中度(3%)和重度(< 1%),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 5 天、15 天和 7 天。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分别有 0 例、1例和 4 例患者出现暂时中断治疗的情况。研究 A8081007 和研究 A8081005 各有 1 例患者因视觉异常减少剂量。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均无患者因视觉异常需要永久停止克唑替尼治疗。如果视觉异常持续出现或加剧,应考虑进行眼科检查( 见 【注意事项】 ) 。
根据视觉症状评估问卷(Visual Sympto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VSAQ-ALK),研究 A8081007 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视觉障碍发生率高于化疗组患者。视觉异常一般在用药的第一周内开始出现。研究 A8081007 中的大多数克唑替尼胶囊组患者(>50%)报告了视觉障碍;根据在患者问卷中获得的结果,这些视觉障碍的发生率为每周 4-7 天,最长持续 1 分钟,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或没有影响(评分为 0-3 分,最高分为 10 分)。
神经病变
在 1225 例患者中,有 235 例(19%)出现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实际上为感觉神经病变。大多数事件(95%)的严重程度为 1 级或 2 级。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味觉障碍也是这些研究报告的很常见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主要为 1 级。
肾囊肿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组和化疗组患者中分别有 7 例(4%)和 1 例(1%)出现肾囊肿。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的大部分肾囊肿为复杂性肾囊肿。观察到局部囊性侵及肾脏,
在某些病例中影像特征表明脓肿形成。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微生物检测均未确认肾脓肿。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对于出现肾囊肿的患者,应考虑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进行定期监测。
肝毒性
目前已发生药物引起的致命性肝毒性,见于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患者观察到ALT 升高> 3倍ULN 同时伴有总胆红素> 2倍 ULN而碱性磷酸酶未升高。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治疗组中有 17%的患者观察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而化疗组中这一比例为 4%。 在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7%和 8%的患者出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
转氨酶 (ALT、 AST) 升高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2个月。 在研究A8081001、 研究A8081005和研究A8081007中, 1 级或 2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2 至 26 天。 3 级或 4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30至 43 天。3 级和 4 级升高通常在中断给药后可以恢复。研究 A8081007 中,8%的患者出现减少剂量相关的转氨酶升高,而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这一比例为 3%。参与研究 A8081007、研究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的患者中分别有 2 例(1%)、1 例(< 1%)和 5 例(< 1%)需永久停用本品治疗。
严重肝损害患者不应使用本品(见 【禁忌】 ) 。治疗的头 2 个月,每周执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 ALT、AST 和总胆红素)监测,之后每月例行及在出现临床指征时执行一次,对于 2、3 或 4 级升高,则需要更加频繁地重复检查。
应根据 【用法用量】 和 【注意事项】 的建议对患者进行肝毒性监测和管理。
胃肠道影响
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是最常报告的胃肠道事件。恶心和呕吐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 至 3 天。大多数事件都为轻度至中度,且在治疗 3 至 4 周后发生频率下降。支持性治疗应包括使用止吐药。腹泻和便秘的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至中度。腹泻和便秘的支持性治疗应分别包括使用常用止泻药和通便药。
<span st
克唑替尼(赛可瑞)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适应症: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价格:请咨询13029446881 (微信同步,7※24小时客服在线)
-------------------------------------------------------------------------------
克唑替尼(赛可瑞)说明书:
通用名称:克咗替尼
商品名称:Crizotinib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抑制ALK/ROS1/Met的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分别在ALK、ROS1和MET激酶活性异常的肿瘤患者中证实对人体有显著临床疗效。克唑替尼(中文商品名赛可瑞)于2013年2月已获中国药管局(SFDA)批准进口。
克唑替尼是肿瘤药物研发史上最快速的药物之一,2011年在美国上市后引起轰动。发明人是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博士(US patent 7858643),荣获第38届美国国家发明者年度奖。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用法与用量:
每日2次,一次1粒,早晚确定时间各服1粒。
整粒胶囊吞服,不可嚼碎服用,不可溶解服用,不可打开胶囊。
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不可与葡萄汁柚子汁一起服用。
剂量调整:根据药物在个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剂量。
规格:
250mg 28粒/瓶 60粒/瓶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在说明书的其他部分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肝毒性 [见注意事项] 。
·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 [见注意事项]
·QT 间期延长 [见注意事项]
·心动过缓 [见注意事项]
安全性数据主要来自超过1200例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单药治疗的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起始剂量 25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续用药。在研究 A8081005、A8081007 和 A8081014 中包括了252 例中国患者。
由于各个临床研究的情况不尽相同,直接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恰当的,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与临床实践中的情况有所不同。
克唑替尼胶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为视觉异常、恶心、腹泻、呕吐、便秘、水肿、转氨酶升高及疲乏。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 A8081007
表3 中的数据来自一项随机、多中心、活性药物对照、开放的试验(研究 A8081007)中入组的 343 例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克唑替尼胶囊组(n=172)的患者口服克唑替尼胶囊 250 mg,
每日两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总共有 171 例患者接受了培美曲塞 500 mg/m 2 (n=99)或多西他赛 75 mg/m (n=72),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隔三周一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除非在一线或维持性治疗中已经接受了培美曲塞。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和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研究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7.1 个月和 2.8 个月。
64 例(37.2%)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和 40 例(23.4%)化疗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肺炎(4.1%)、肺栓塞(3.5%)、呼吸困难
(2.3%)和间质性肺病(ILD;2.9%)。有 9 例(5%)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致死性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肺炎、非感染性肺炎、肺栓塞、ILD、呼
吸衰竭和脓毒血症。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 ** 中还报告了,导致中断给药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转氨酶升高(8%)、恶心(5%)和呕吐(3%)。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16%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减少剂量。 导致克唑替尼胶囊减量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有 ALT 升高(7.6%),还包括一些同时伴随 AST 升高、QTc 间期延长(2.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3%)的患者。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比例为 17.0%。 因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 ILD(1.7%) 、ALT 和 AST 升高(1.2%) 、呼吸困难(1.2%)和肺栓塞(1.2%) 。表 3 和表 4 汇总了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表3. 研究 A8081007 中报告的克唑替尼胶囊组高于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所有级别, 高≥5%,或对于 3/ /4 级,高≥2%)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2230027.jpg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总体发生率在 1%和 30%之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27%)、疲乏(27%)、神经病变(19%;感觉迟钝、步态障碍、感觉减退、肌无力、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错乱、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皮肤烧灼感)、皮疹(9%)、ILD(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LD、非感染性肺炎)、肾囊肿(4%)和肝功能衰竭(1%)。
表 4.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 3 级或 4 级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汇总(发生率≥4%)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3310154.jpg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A8081007研究中的不良反应:胃肠道穿孔(1%)-不常见(≥ 1/1000 至< 1/100) ;血碱性磷酸酶升高(8%)-常见(≥ 1/100至< 1/10) 。
A8081007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7 中, 29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经 Vysis ALK Break-Apart FISH 检测鉴定)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2 例,口服 250 mg,每日两次)或化疗(17 例)。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10 例患者(9 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 例化疗)仍在研究中。在此小群体中,未有非预期安全性相关发现。1 例接受克唑替尼患者和 3 例化疗患者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永久停药。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腹泻(67%)、呕吐(67%)、视觉异常*(50%)、中性粒细胞减少*(50%)、转氨酶升高*(42%)、恶心(33%)、咳嗽*(33%)、晕眩*(33%)、贫血*(33%)、口腔炎*(33%)、低蛋白血症(33%)和白细胞降低(33%)。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 A8081005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 934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23 周。分别有 23%和 12%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5%。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包括视觉异常(55%)、恶心(51%)、呕吐(46%)、腹泻(46%)、水肿(39%)、便秘(38%)
和疲乏(26%)。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研究 A8081005 中最常见的 3 级或 4 级不良反应(> 3%)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转氨酶升高和便秘。
A8081005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 234 例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经任一种 ALK 诊断检测鉴定)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口服250 mg,每日两次。至截止日期,64 例患者(27.4%)仍在研究中。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2.1周。分别有 19.2%和 10.3%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 5.1%。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转氨酶升高*(55%)、呕吐(54%)、视觉异常*(50%)、便秘(45%)、腹泻(44%)、恶心(37%)、白细胞减少症*(34%)、食欲减退
(34%)、水肿*(32%)。
* 群集项(因某些特定医学概念或情况的频率可能因依赖单一 MedDRA 首选术语而低估,一些不良事件采用美国群集项分析。)
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进行的 1 期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A8081001
如现行欧盟说明书**所指,研究 A8081001 中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 149 位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3 周。研究 A8081001 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 包括恶心、视觉异常、腹泻、呕吐、水肿、便秘、眩晕、疲劳和食欲减退。
特定药物不良反应描述
视觉异常
在临床试验中(n=1225),691 例(56%)患者出现了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或玻璃体飞蚊症。大多数(99%)患者都出现了 1 级或 2 级视觉不良反应。在临床研究中,1 例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视觉异常。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
在研究 A8081007、 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103 例(60%)、 99 例(66%)和 513 例(55%)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全因果关系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和玻璃体飞蚊症。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分别报告该事件为轻度(96%)、中度(3%)和重度(< 1%),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 5 天、15 天和 7 天。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分别有 0 例、1例和 4 例患者出现暂时中断治疗的情况。研究 A8081007 和研究 A8081005 各有 1 例患者因视觉异常减少剂量。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均无患者因视觉异常需要永久停止克唑替尼治疗。如果视觉异常持续出现或加剧,应考虑进行眼科检查( 见 【注意事项】 ) 。
根据视觉症状评估问卷(Visual Sympto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VSAQ-ALK),研究 A8081007 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视觉障碍发生率高于化疗组患者。视觉异常一般在用药的第一周内开始出现。研究 A8081007 中的大多数克唑替尼胶囊组患者(>50%)报告了视觉障碍;根据在患者问卷中获得的结果,这些视觉障碍的发生率为每周 4-7 天,最长持续 1 分钟,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或没有影响(评分为 0-3 分,最高分为 10 分)。
神经病变
在 1225 例患者中,有 235 例(19%)出现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实际上为感觉神经病变。大多数事件(95%)的严重程度为 1 级或 2 级。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味觉障碍也是这些研究报告的很常见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主要为 1 级。
肾囊肿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组和化疗组患者中分别有 7 例(4%)和 1 例(1%)出现肾囊肿。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的大部分肾囊肿为复杂性肾囊肿。观察到局部囊性侵及肾脏,
在某些病例中影像特征表明脓肿形成。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微生物检测均未确认肾脓肿。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对于出现肾囊肿的患者,应考虑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进行定期监测。
肝毒性
目前已发生药物引起的致命性肝毒性,见于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患者观察到ALT 升高> 3倍ULN 同时伴有总胆红素> 2倍 ULN而碱性磷酸酶未升高。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治疗组中有 17%的患者观察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而化疗组中这一比例为 4%。 在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7%和 8%的患者出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
转氨酶 (ALT、 AST) 升高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2个月。 在研究A8081001、 研究A8081005和研究A8081007中, 1 级或 2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2 至 26 天。 3 级或 4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30至 43 天。3 级和 4 级升高通常在中断给药后可以恢复。研究 A8081007 中,8%的患者出现减少剂量相关的转氨酶升高,而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这一比例为 3%。参与研究 A8081007、研究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的患者中分别有 2 例(1%)、1 例(< 1%)和 5 例(< 1%)需永久停用本品治疗。
严重肝损害患者不应使用本品(见 【禁忌】 ) 。治疗的头 2 个月,每周执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 ALT、AST 和总胆红素)监测,之后每月例行及在出现临床指征时执行一次,对于 2、3 或 4 级升高,则需要更加频繁地重复检查。
应根据 【用法用量】 和 【注意事项】 的建议对患者进行肝毒性监测和管理。
胃肠道影响
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是最常报告的胃肠道事件。恶心和呕吐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 至 3 天。大多数事件都为轻度至中度,且在治疗 3 至 4 周后发生频率下降。支持性治疗应包括使用止吐药。腹泻和便秘的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至中度。腹泻和便秘的支持性治疗应分别包括使用常用止泻药和通便药。
<span st
克唑替尼(赛可瑞)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适应症: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价格:请咨询13029446881 (微信同步,7※24小时客服在线)
-------------------------------------------------------------------------------
克唑替尼(赛可瑞)说明书:
通用名称:克咗替尼
商品名称:Crizotinib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抑制ALK/ROS1/Met的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分别在ALK、ROS1和MET激酶活性异常的肿瘤患者中证实对人体有显著临床疗效。克唑替尼(中文商品名赛可瑞)于2013年2月已获中国药管局(SFDA)批准进口。
克唑替尼是肿瘤药物研发史上最快速的药物之一,2011年在美国上市后引起轰动。发明人是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博士(US patent 7858643),荣获第38届美国国家发明者年度奖。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用法与用量:
每日2次,一次1粒,早晚确定时间各服1粒。
整粒胶囊吞服,不可嚼碎服用,不可溶解服用,不可打开胶囊。
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不可与葡萄汁柚子汁一起服用。
剂量调整:根据药物在个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剂量。
规格:
250mg 28粒/瓶 60粒/瓶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在说明书的其他部分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肝毒性 [见注意事项] 。
·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 [见注意事项]
·QT 间期延长 [见注意事项]
·心动过缓 [见注意事项]
安全性数据主要来自超过1200例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单药治疗的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起始剂量 25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续用药。在研究 A8081005、A8081007 和 A8081014 中包括了252 例中国患者。
由于各个临床研究的情况不尽相同,直接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恰当的,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与临床实践中的情况有所不同。
克唑替尼胶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为视觉异常、恶心、腹泻、呕吐、便秘、水肿、转氨酶升高及疲乏。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 A8081007
表3 中的数据来自一项随机、多中心、活性药物对照、开放的试验(研究 A8081007)中入组的 343 例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克唑替尼胶囊组(n=172)的患者口服克唑替尼胶囊 250 mg,
每日两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总共有 171 例患者接受了培美曲塞 500 mg/m 2 (n=99)或多西他赛 75 mg/m (n=72),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隔三周一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除非在一线或维持性治疗中已经接受了培美曲塞。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和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研究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7.1 个月和 2.8 个月。
64 例(37.2%)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和 40 例(23.4%)化疗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肺炎(4.1%)、肺栓塞(3.5%)、呼吸困难
(2.3%)和间质性肺病(ILD;2.9%)。有 9 例(5%)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致死性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肺炎、非感染性肺炎、肺栓塞、ILD、呼
吸衰竭和脓毒血症。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 ** 中还报告了,导致中断给药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转氨酶升高(8%)、恶心(5%)和呕吐(3%)。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16%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减少剂量。 导致克唑替尼胶囊减量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有 ALT 升高(7.6%),还包括一些同时伴随 AST 升高、QTc 间期延长(2.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3%)的患者。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比例为 17.0%。 因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 ILD(1.7%) 、ALT 和 AST 升高(1.2%) 、呼吸困难(1.2%)和肺栓塞(1.2%) 。表 3 和表 4 汇总了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表3. 研究 A8081007 中报告的克唑替尼胶囊组高于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所有级别, 高≥5%,或对于 3/ /4 级,高≥2%)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2230027.jpg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总体发生率在 1%和 30%之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27%)、疲乏(27%)、神经病变(19%;感觉迟钝、步态障碍、感觉减退、肌无力、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错乱、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皮肤烧灼感)、皮疹(9%)、ILD(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LD、非感染性肺炎)、肾囊肿(4%)和肝功能衰竭(1%)。
表 4.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 3 级或 4 级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汇总(发生率≥4%)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3310154.jpg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A8081007研究中的不良反应:胃肠道穿孔(1%)-不常见(≥ 1/1000 至< 1/100) ;血碱性磷酸酶升高(8%)-常见(≥ 1/100至< 1/10) 。
A8081007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7 中, 29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经 Vysis ALK Break-Apart FISH 检测鉴定)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2 例,口服 250 mg,每日两次)或化疗(17 例)。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10 例患者(9 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 例化疗)仍在研究中。在此小群体中,未有非预期安全性相关发现。1 例接受克唑替尼患者和 3 例化疗患者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永久停药。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腹泻(67%)、呕吐(67%)、视觉异常*(50%)、中性粒细胞减少*(50%)、转氨酶升高*(42%)、恶心(33%)、咳嗽*(33%)、晕眩*(33%)、贫血*(33%)、口腔炎*(33%)、低蛋白血症(33%)和白细胞降低(33%)。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 A8081005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 934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23 周。分别有 23%和 12%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5%。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包括视觉异常(55%)、恶心(51%)、呕吐(46%)、腹泻(46%)、水肿(39%)、便秘(38%)
和疲乏(26%)。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研究 A8081005 中最常见的 3 级或 4 级不良反应(> 3%)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转氨酶升高和便秘。
A8081005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 234 例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经任一种 ALK 诊断检测鉴定)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口服250 mg,每日两次。至截止日期,64 例患者(27.4%)仍在研究中。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2.1周。分别有 19.2%和 10.3%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 5.1%。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转氨酶升高*(55%)、呕吐(54%)、视觉异常*(50%)、便秘(45%)、腹泻(44%)、恶心(37%)、白细胞减少症*(34%)、食欲减退
(34%)、水肿*(32%)。
* 群集项(因某些特定医学概念或情况的频率可能因依赖单一 MedDRA 首选术语而低估,一些不良事件采用美国群集项分析。)
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进行的 1 期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A8081001
如现行欧盟说明书**所指,研究 A8081001 中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 149 位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3 周。研究 A8081001 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 包括恶心、视觉异常、腹泻、呕吐、水肿、便秘、眩晕、疲劳和食欲减退。
特定药物不良反应描述
视觉异常
在临床试验中(n=1225),691 例(56%)患者出现了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或玻璃体飞蚊症。大多数(99%)患者都出现了 1 级或 2 级视觉不良反应。在临床研究中,1 例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视觉异常。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
在研究 A8081007、 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103 例(60%)、 99 例(66%)和 513 例(55%)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全因果关系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和玻璃体飞蚊症。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分别报告该事件为轻度(96%)、中度(3%)和重度(< 1%),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 5 天、15 天和 7 天。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分别有 0 例、1例和 4 例患者出现暂时中断治疗的情况。研究 A8081007 和研究 A8081005 各有 1 例患者因视觉异常减少剂量。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均无患者因视觉异常需要永久停止克唑替尼治疗。如果视觉异常持续出现或加剧,应考虑进行眼科检查( 见 【注意事项】 ) 。
根据视觉症状评估问卷(Visual Sympto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VSAQ-ALK),研究 A8081007 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视觉障碍发生率高于化疗组患者。视觉异常一般在用药的第一周内开始出现。研究 A8081007 中的大多数克唑替尼胶囊组患者(>50%)报告了视觉障碍;根据在患者问卷中获得的结果,这些视觉障碍的发生率为每周 4-7 天,最长持续 1 分钟,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或没有影响(评分为 0-3 分,最高分为 10 分)。
神经病变
在 1225 例患者中,有 235 例(19%)出现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实际上为感觉神经病变。大多数事件(95%)的严重程度为 1 级或 2 级。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味觉障碍也是这些研究报告的很常见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主要为 1 级。
肾囊肿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组和化疗组患者中分别有 7 例(4%)和 1 例(1%)出现肾囊肿。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的大部分肾囊肿为复杂性肾囊肿。观察到局部囊性侵及肾脏,
在某些病例中影像特征表明脓肿形成。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微生物检测均未确认肾脓肿。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对于出现肾囊肿的患者,应考虑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进行定期监测。
肝毒性
目前已发生药物引起的致命性肝毒性,见于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患者观察到ALT 升高> 3倍ULN 同时伴有总胆红素> 2倍 ULN而碱性磷酸酶未升高。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治疗组中有 17%的患者观察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而化疗组中这一比例为 4%。 在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7%和 8%的患者出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
转氨酶 (ALT、 AST) 升高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2个月。 在研究A8081001、 研究A8081005和研究A8081007中, 1 级或 2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2 至 26 天。 3 级或 4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30至 43 天。3 级和 4 级升高通常在中断给药后可以恢复。研究 A8081007 中,8%的患者出现减少剂量相关的转氨酶升高,而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这一比例为 3%。参与研究 A8081007、研究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的患者中分别有 2 例(1%)、1 例(< 1%)和 5 例(< 1%)需永久停用本品治疗。
严重肝损害患者不应使用本品(见 【禁忌】 ) 。治疗的头 2 个月,每周执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 ALT、AST 和总胆红素)监测,之后每月例行及在出现临床指征时执行一次,对于 2、3 或 4 级升高,则需要更加频繁地重复检查。
应根据 【用法用量】 和 【注意事项】 的建议对患者进行肝毒性监测和管理。
胃肠道影响
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是最常报告的胃肠道事件。恶心和呕吐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 至 3 天。大多数事件都为轻度至中度,且在治疗 3 至 4 周后发生频率下降。支持性治疗应包括使用止吐药。腹泻和便秘的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至中度。腹泻和便秘的支持性治疗应分别包括使用常用止泻药和通便药。
<span st
克唑替尼(赛可瑞)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适应症: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价格:请咨询13029446881 (微信同步,7※24小时客服在线)
-------------------------------------------------------------------------------
克唑替尼(赛可瑞)说明书:
通用名称:克咗替尼
商品名称:Crizotinib
全部名称:克唑替尼、Crizotinib、Crizonix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抑制ALK/ROS1/Met的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分别在ALK、ROS1和MET激酶活性异常的肿瘤患者中证实对人体有显著临床疗效。克唑替尼(中文商品名赛可瑞)于2013年2月已获中国药管局(SFDA)批准进口。
克唑替尼是肿瘤药物研发史上最快速的药物之一,2011年在美国上市后引起轰动。发明人是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博士(US patent 7858643),荣获第38届美国国家发明者年度奖。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MET)阳性的局部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用法与用量:
每日2次,一次1粒,早晚确定时间各服1粒。
整粒胶囊吞服,不可嚼碎服用,不可溶解服用,不可打开胶囊。
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不可与葡萄汁柚子汁一起服用。
剂量调整:根据药物在个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剂量。
规格:
250mg 28粒/瓶 60粒/瓶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在说明书的其他部分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肝毒性 [见注意事项] 。
·间质性肺病/非感染性肺炎 [见注意事项]
·QT 间期延长 [见注意事项]
·心动过缓 [见注意事项]
安全性数据主要来自超过1200例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单药治疗的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起始剂量 250 mg,口服,每日两次,连续用药。在研究 A8081005、A8081007 和 A8081014 中包括了252 例中国患者。
由于各个临床研究的情况不尽相同,直接比较两种药物在不同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恰当的,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可能与临床实践中的情况有所不同。
克唑替尼胶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为视觉异常、恶心、腹泻、呕吐、便秘、水肿、转氨酶升高及疲乏。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 A8081007
表3 中的数据来自一项随机、多中心、活性药物对照、开放的试验(研究 A8081007)中入组的 343 例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克唑替尼胶囊组(n=172)的患者口服克唑替尼胶囊 250 mg,
每日两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总共有 171 例患者接受了培美曲塞 500 mg/m 2 (n=99)或多西他赛 75 mg/m (n=72),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隔三周一次,直到记录到疾病进展、无法耐受治疗或研究人员确定患者不再获得临床效益为止。化疗组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除非在一线或维持性治疗中已经接受了培美曲塞。接受克唑替尼胶囊和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研究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 7.1 个月和 2.8 个月。
64 例(37.2%)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和 40 例(23.4%)化疗组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肺炎(4.1%)、肺栓塞(3.5%)、呼吸困难
(2.3%)和间质性肺病(ILD;2.9%)。有 9 例(5%)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致死性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肺炎、非感染性肺炎、肺栓塞、ILD、呼
吸衰竭和脓毒血症。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 ** 中还报告了,导致中断给药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转氨酶升高(8%)、恶心(5%)和呕吐(3%)。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16%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减少剂量。 导致克唑替尼胶囊减量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有 ALT 升高(7.6%),还包括一些同时伴随 AST 升高、QTc 间期延长(2.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3%)的患者。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的比例为 17.0%。 因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 ILD(1.7%) 、ALT 和 AST 升高(1.2%) 、呼吸困难(1.2%)和肺栓塞(1.2%) 。表 3 和表 4 汇总了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表3. 研究 A8081007 中报告的克唑替尼胶囊组高于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所有级别, 高≥5%,或对于 3/ /4 级,高≥2%)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2230027.jpg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中, 总体发生率在 1%和 30%之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27%)、疲乏(27%)、神经病变(19%;感觉迟钝、步态障碍、感觉减退、肌无力、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错乱、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皮肤烧灼感)、皮疹(9%)、ILD(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LD、非感染性肺炎)、肾囊肿(4%)和肝功能衰竭(1%)。
表 4. 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 3 级或 4 级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汇总(发生率≥4%)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06111003310154.jpg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A8081007研究中的不良反应:胃肠道穿孔(1%)-不常见(≥ 1/1000 至< 1/100) ;血碱性磷酸酶升高(8%)-常见(≥ 1/100至< 1/10) 。
A8081007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7 中, 29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经 Vysis ALK Break-Apart FISH 检测鉴定)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2 例,口服 250 mg,每日两次)或化疗(17 例)。截至 2012 年 3 月 30 日,10 例患者(9 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1 例化疗)仍在研究中。在此小群体中,未有非预期安全性相关发现。1 例接受克唑替尼患者和 3 例化疗患者因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永久停药。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腹泻(67%)、呕吐(67%)、视觉异常*(50%)、中性粒细胞减少*(50%)、转氨酶升高*(42%)、恶心(33%)、咳嗽*(33%)、晕眩*(33%)、贫血*(33%)、口腔炎*(33%)、低蛋白血症(33%)和白细胞降低(33%)。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 A8081005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 934 例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23 周。分别有 23%和 12%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5%。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包括视觉异常(55%)、恶心(51%)、呕吐(46%)、腹泻(46%)、水肿(39%)、便秘(38%)
和疲乏(26%)。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研究 A8081005 中最常见的 3 级或 4 级不良反应(> 3%)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转氨酶升高和便秘。
A8081005 研究中中国受试者的安全性信息(数据截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研究 A8081005 中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 234 例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ALK 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经任一种 ALK 诊断检测鉴定)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口服250 mg,每日两次。至截止日期,64 例患者(27.4%)仍在研究中。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2.1周。分别有 19.2%和 10.3%的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中断用药和减量。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为 5.1%。最常见严重不良反应(≥30%)包括转氨酶升高*(55%)、呕吐(54%)、视觉异常*(50%)、便秘(45%)、腹泻(44%)、恶心(37%)、白细胞减少症*(34%)、食欲减退
(34%)、水肿*(32%)。
* 群集项(因某些特定医学概念或情况的频率可能因依赖单一 MedDRA 首选术语而低估,一些不良事件采用美国群集项分析。)
在晚期肿瘤患者中进行的 1 期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A8081001
如现行欧盟说明书**所指,研究 A8081001 中安全性分析人群包括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 149 位患者。他们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43 周。研究 A8081001 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5%) 包括恶心、视觉异常、腹泻、呕吐、水肿、便秘、眩晕、疲劳和食欲减退。
特定药物不良反应描述
视觉异常
在临床试验中(n=1225),691 例(56%)患者出现了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或玻璃体飞蚊症。大多数(99%)患者都出现了 1 级或 2 级视觉不良反应。在临床研究中,1 例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视觉异常。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了以下不良反应:
在研究 A8081007、 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103 例(60%)、 99 例(66%)和 513 例(55%)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全因果关系视觉异常,最常见的有视觉损害、闪光幻觉、视物模糊和玻璃体飞蚊症。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分别报告该事件为轻度(96%)、中度(3%)和重度(< 1%),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 5 天、15 天和 7 天。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分别有 0 例、1例和 4 例患者出现暂时中断治疗的情况。研究 A8081007 和研究 A8081005 各有 1 例患者因视觉异常减少剂量。研究 A8081007、A8081001 和 A8081005 均无患者因视觉异常需要永久停止克唑替尼治疗。如果视觉异常持续出现或加剧,应考虑进行眼科检查( 见 【注意事项】 ) 。
根据视觉症状评估问卷(Visual Symptom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VSAQ-ALK),研究 A8081007 中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报告的视觉障碍发生率高于化疗组患者。视觉异常一般在用药的第一周内开始出现。研究 A8081007 中的大多数克唑替尼胶囊组患者(>50%)报告了视觉障碍;根据在患者问卷中获得的结果,这些视觉障碍的发生率为每周 4-7 天,最长持续 1 分钟,对日常生活有轻微影响或没有影响(评分为 0-3 分,最高分为 10 分)。
神经病变
在 1225 例患者中,有 235 例(19%)出现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实际上为感觉神经病变。大多数事件(95%)的严重程度为 1 级或 2 级。
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味觉障碍也是这些研究报告的很常见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主要为 1 级。
肾囊肿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组和化疗组患者中分别有 7 例(4%)和 1 例(1%)出现肾囊肿。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出现的大部分肾囊肿为复杂性肾囊肿。观察到局部囊性侵及肾脏,
在某些病例中影像特征表明脓肿形成。但是,在临床试验中微生物检测均未确认肾脓肿。
此外,现行欧盟说明书还报告对于出现肾囊肿的患者,应考虑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进行定期监测。
肝毒性
目前已发生药物引起的致命性肝毒性,见于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接受克唑替尼胶囊治疗的患者。临床研究中少于 1%的患者观察到ALT 升高> 3倍ULN 同时伴有总胆红素> 2倍 ULN而碱性磷酸酶未升高。
在研究 A8081007 中,克唑替尼治疗组中有 17%的患者观察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而化疗组中这一比例为 4%。 在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 分别有 7%和 8%的患者出现 3 级或 4 级 ALT 升高。
转氨酶 (ALT、 AST) 升高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2个月。 在研究A8081001、 研究A8081005和研究A8081007中, 1 级或 2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2 至 26 天。 3 级或 4 级转氨酶升高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30至 43 天。3 级和 4 级升高通常在中断给药后可以恢复。研究 A8081007 中,8%的患者出现减少剂量相关的转氨酶升高,而研究 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中这一比例为 3%。参与研究 A8081007、研究A8081001 和研究 A8081005 的患者中分别有 2 例(1%)、1 例(< 1%)和 5 例(< 1%)需永久停用本品治疗。
严重肝损害患者不应使用本品(见 【禁忌】 ) 。治疗的头 2 个月,每周执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包括 ALT、AST 和总胆红素)监测,之后每月例行及在出现临床指征时执行一次,对于 2、3 或 4 级升高,则需要更加频繁地重复检查。
应根据 【用法用量】 和 【注意事项】 的建议对患者进行肝毒性监测和管理。
胃肠道影响
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是最常报告的胃肠道事件。恶心和呕吐的中位发生时间为 2 至 3 天。大多数事件都为轻度至中度,且在治疗 3 至 4 周后发生频率下降。支持性治疗应包括使用止吐药。腹泻和便秘的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至中度。腹泻和便秘的支持性治疗应分别包括使用常用止泻药和通便药。
<span st